产品中心

攻坚克难树口碑开辟海外建新篇——五矿二十三冶印尼氧化铝项目建设纪实

时间: 2025-08-05 06:34:42 |   作者: 产品中心

  作为三分公司近年来承建的首个海外项目,将项目干成、干好,对其立足印尼、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的意义不言而喻。

  首次来到海外,面临重重困难,项目团队意识到只有“走出去”才有机会挖掘更多资源。于是,项目经理曾政从项目周边单位跑到县城、省会,甚至跑到印尼首都雅加达,四处寻觅资源;三分公司也全力协调人员、材料,并安排一名分管领导坐镇,现场指挥。半个月内,项目团队询问了140余家印尼供应商与印尼中资企业。“毫不夸张,大家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路上,皮肤也被晒得黝黑。”项目生产经理陈磊回忆道。

  对此,项目团队一直在优化设计,改进实施工程的方案,同时与园区其他建筑设计企业积极沟通,动态调整施工顺序,采用“白+黑”方式突击抢工,一旦有作业面空出就最大化投入资源,并尽快完工。据介绍,17号道路上共有150余名实施工程人员、近十台机械设备,分布在5个作业面上,进行穿插抢工作业,成功在甲方要求节点前完工,确保厂区道路的顺利打通。

  “曾经理,之前浇筑的混凝土温度太高了,这样下去可能会开裂。”项目刚开工不久,难题便出现了。

  针对这项难题,项目团队紧急成立《高温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降温实施工程技术运用》专项课题小组,不断探讨方案,并在施工中摸索参试、调整改进工艺,最终决定在混凝土内部插入易导热的镀锌钢管,通过持续通水冷却循环的方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,同时利用国内采购的电子测温计进行实时观测,确保混凝土的温度达到规范要求,保障混凝土工程质量。

  此外,原料磨机基础是整个项目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:预埋套筒标高位置不一,基础标高高差5-50厘米不等;套管数量多达74个,精度要求不超过2毫米,安装过程中套管重量大,单个套管重达50多公斤,焊接固定难度大……如何在复杂标高的基础地面快速精准安装预埋套筒,成为了项目建设中的又一道“拦路虎”。

  语言不通,项目团队就组织全员学习印尼语,同时配合手势比画等增进与印尼劳工的交流,推进工作进展;资源不够,就主动“走出去”,收集不一样的供应商与合作伙伴,建立《分供应商资料台账》。截至目前,该项目共建立60余家建筑领域相关企业“白名单”,还通过持续比价、谈判等方式一直在优化优质供应商名单,持续推进降本增效。

  抓好项目二次经营的关键是确保项目高效推进、优质履约。项目团队抓好属地化管理,大量雇用当地劳动力,持续优化“中-印尼”劳务搭配比例。为科学管理印尼劳工,项目团队执行“分包至作业班组,奖罚到实际工头”的班组激励方案,同时优选、增派印尼班组,实行优胜劣汰,最终达成“外劳班组占比80%且工效接近50%”的良好人工效能,大幅缩减人工费用。